写公众号文章遇到数学公式挺麻烦的。我们没法引入外部的CSS和JS脚本,像MathJax或KaTeX这样的工具也无法使用,只能插入公式图片。图片一插进去,问题就来了。
首次加载慢
之前不少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,数学公式较多的内容常出现类似问题。文章的文字部分虽能迅速显示,但公式图片却缓慢加载。读者面对空白处只能焦急等待。这种情况与网络关系不大,主要是图片加载的问题。就好比观看视频时,缓冲时间过长,严重影响了阅读感受。这对于学术性或教学性质的公众号文章影响尤为显著。例如,科普数学知识的公众号,若公式长时间无法显示,读者很难保持耐心等待。
这个问题并非轻易可解,即便网络条件更优,也难以显著提升其首次加载速度。原因在于,其加载过程主要依赖图片,而图片的尺寸和公众号的加载机制均对其速度产生了影响。
字号改变难适应
阅读公众号文章时,我们有时会调整字体大小。然而,遇到公式图片时却颇为棘手,因其固定不变。文章文字字号变动,公式却依旧静止,宛如局外人。这种不协调感使得文字与公式显得格格不入,仿佛并非同一篇文章的内容。
有些读者偏爱较大的字体,但字体放大后,公式依旧显得很小,显得很不协调。公众号的管理者对此感到烦恼,毕竟不能为了一个公式而调整整篇文章的字体和排版,这既费时费力,又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放大出现锯齿
若只是为了使公式显得更大,直接增大文章页面,公式图片便会呈现锯齿状模糊。若采用更大尺寸的图片,锯齿问题虽有所缓解,但页面加载速度却变得缓慢,实属进退两难。尤其在高清屏幕上,这一问题更为突出。
用手机阅读含公式的文章时,屏幕显示尚可辨认,但放大公式后,模糊程度相当严重。这种情况容易让读者觉得公众号不够专业,同时也可能妨碍对公式内容的正确理解。
矢量格式的优势
以前那些图像格式存在不少问题,这时svg矢量格式就显现出其独特价值。学过设计或对图像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,svg矢量格式的显著优点是无论放大还是缩小,图像都不会出现失真现象。
若微信公众号能实现矢量公式的展示,那么以往公式加载缓慢、字体适配不佳以及边缘模糊的问题将得到显著改善。这是因为矢量格式不会产生锯齿,其渲染和加载机制与图像不同,从而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适应性。
Markdown Nice新功能
读者曾在此公众号留言咨询如何排版数学公式。以往的方法步骤繁琐,且需具备编程知识,操作起来较为困难。如今,Markdown Nice新增了便捷的功能。
操作这个功能非常便捷。只需在左侧的编辑框中输入markdown格式的文本,数学公式部分则是基于MathJax 3技术,采用LaTeX语法编写。无论是行内还是行间公式,都有相应的符号来标识,而且编辑器能够即时显示效果。完成文章编辑后,只需按照提示操作,便可以将内容轻松复制粘贴到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器中。整个过程既简单又高效。
LaTeX语法建议
LaTeX语法不熟悉也没关系,可以上知乎查找资料。此外,为了在微信公众号上更好地展示公式,还有一些书写建议。例如,将\tag{xxx}改为\qquad (xxx),以防公式被缩小。将较长的行内公式改为行间公式,并适当换行,不要用\\直接换行,而应使用aligned等命令调整格式。这些小技巧能让数学公式在公众号上看起来更美观、更整齐。
这个数学公式的新排版方式,你感觉在撰写公众号文章时,是否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更为简便?期待你的评论、点赞和转发。